300元四小时服务_100块附近上门_同城约100元一晚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德育空间 > 国旗下讲话 >

【思政】国旗下讲话:礼修于心 仪养于行

来源:佚名 发布时间:2025-03-01 浏览次数:

尊敬的老师、亲爱的同学们:

大家好!我是高二(13)班的李一鸣,在这阳光明媚的清晨,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激昂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,我站在这里,想和大家聊聊“礼修于心,仪养于行”。

 

文明礼仪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璀璨明珠,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中,熠熠生辉。回溯往昔,西汉的张良,为老人三次拾履并敬穿鞋,他的谦逊,有礼,不仅赢得老人赞许,获赠《太公兵法》,更为日后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奠定基础。再看“六尺巷”的故事,桐城人张英面对邻里宅基纠纷,以“千里家书只为墙,让他三尺又何妨”的大度礼让,成就了一段佳话,让邻里间的和谐之花绚烂绽放。

 

文明礼仪,是人际交往的神奇密码。在校园里,它如同一缕春风,轻轻拂过,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。课堂上,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授课,我们专注聆听,积极回应,这专注的眼神、踊跃的发言,就是对老师辛勤付出的最高礼赞;课间,同学遇到难题,眉头紧锁,你主动上前,耐心讲解,难题迎刃而解时,同学脸上绽放的笑容,就是对你乐于助人的最好褒奖;校园小径上,你随手捡起一片飘落的纸屑,轻轻放入垃圾桶,这看似不经意的举动,却如同一束光,照亮了我们美丽的校园。

 

然而,在我们的校园中,偶尔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。有的同学在楼道里横冲直撞,像脱缰的野马,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;有的同学在食堂吃饭时,把饭菜随意丢弃,仿佛那些粮食都是凭空而来;还有的同学和伙伴发生一点小矛盾,就脏话连篇,让原本纯真的友谊蒙上阴影。这些不文明的行为,就像美丽画卷上的污渍,破坏了校园的和谐与美好。

 

文明礼仪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它如同一缕和煦的阳光,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;它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,吹拂着我们稚嫩的脸庞。文明礼仪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,更是一个社会、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。

 

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文明礼仪无处不在。见到老师,主动问好,这是尊敬师长的礼仪;与同学相处,礼貌用语,这是友好相处的礼仪;在公共场所,遵守秩序,不大声喧哗,这是维护公共环境的礼仪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却如同一面面镜子,映照出我们的内心世界。

 

文明礼仪的培养,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,从现在做起。在家里,我们要尊敬长辈,孝敬父母,主动承担家务;在学校,我们要遵守纪律,尊重老师,团结同学,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;在社会,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,爱护公共设施,热心帮助他人。

 

同学们,文明礼仪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。从今天起,让我们行动起来。见到老师,送上一个真诚的微笑,道一声响亮的“老师好”;和同学相处,多一些理解与包容,少一些争吵与计较;在校园里,爱护一草一木,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。

 

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”让我们把文明礼仪的种子播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,用我们的行动浇灌它,让它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。让文明礼仪之花,在我们的校园处处盛开,散发迷人的芬芳,伴随我们度过美好的高中时光!

最后,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讲话:“礼修于心美修于行,携手同创美好明天!”

 

谢谢大家!